Litho wiki
  • 首页
  • 知识库
  • 论坛
  • 新闻&会议
    • 会议
    • 新闻
  • FAQs
  • 登录

光刻胶论坛

分享 | 互助 | 提高

Litho+wiki 光刻,光刻胶胶知识库/论坛/光刻技术讨论区/常见光刻手段有哪些?

常见光刻手段有哪些?

X射线光刻双光子投影式光刻接触式光刻接近式光刻浸没式光刻直写
  • 5年、 2月前 管理员
    管理员

    接触式光刻
    接触曝光是指使光掩模与基板直接接触的曝光过程。接触式光刻拥有很好的分辨率,因为掩膜板与光刻胶直接接触,衍射对分辨率损失已降至最低。但是,直接接触会带来缺点-光刻胶膜很容易被掩模损坏,从而可能导致图案错误等。此外,掩模可能会粘在干燥不足的抗蚀剂上,导致掩膜板污染。

    接近式光刻
    接近光刻类似于接触式,但此处的掩模位于光刻胶上方约10-50mm的距离。因此可以避免光刻胶或掩模的损坏。

    投影式光刻
    相比于接触或接近光刻将光掩模以1:1的比例投影到光刻胶上不同,对于投影式光刻,使用特定的光学系统按比例缩小掩模图案(例如以4:1或5:1的比例)。用于该目的的光掩模更容易且更便宜地生产,因为这些掩模上的结构元件大几倍。另一个优点是,在光掩模上产生斑点的颗粒仅对产生的结构产生很小的影响,因为这些颗粒也相应地按比例缩小。由于掩模的投影在投影曝光期间不能覆盖整个晶片,因此必须使用极其精确的机构(晶圆步进器)对晶片进行跟踪和对准。

    浸没式光刻
    浸没式光刻法基本上等同于投影式光刻法,不同之处在于,投影透镜与光刻胶之间的间隙填充有诸如水之类的液体介质而不是空气。与空气相比,液体的更高的折射率增加了成像设备的数值孔径,从而允许生成更小的结构。

    灰度光刻
    灰度光刻允许制造3D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曝光剂量的横向变化以高度特定的方式影响表面结构。可变的曝光剂量可以通过多个曝光步骤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在不同区域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透射率的灰度级光掩模来实现。如果应用了多个曝光步骤,则根据所需的结构,按顺序移动蒙版或使用具有不同灰色阴影的几个二进制模板。此外,可以相应地改变曝光剂量

    激光曝光
    光刻胶也可以用激光进行曝光。如果所施加的激光波长在光刻胶的感光波段内,则通常可以以cw(连续波)模式进行操作。由于能量密度高,因此可以以很高的速度和精度来写入结构。如果使用超短激光脉冲(fs – ps范围),光致抗蚀剂也可以超出其吸收范围进行处理。这意味着光敏介质对于所施加的激光是高度透明的。但是,如果将以脉冲模式工作的激光束紧紧聚焦,则在激光的焦点处可能会发生多光子吸收事件(主要是双光子吸收),从而导致焦点处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从而导致光刻胶的结构。因此,可以使用不同的感光材料来生成基本上任何3D结构。

    X射线光刻
    类似于常规光刻,对于X射线光刻,也需要密集且窄带的单色辐射。软X射线辐射的波长范围在10–0.1 nm之间。合适的辐射源是大功率X射线管或同步加速器辐射源。例如BESSY产生的同步加速器辐射的特征在于所发射的辐射的高强度和极高的亮度,因此允许相对快速的曝光。在高景深下,可以实现小于20 nm的非常小的结构。普通光刻利用直接由入射光子诱发的化学反应,而X射线光刻技术中的化学反应则由生成的第二电子(光电子和俄歇电子)引发,并与光刻胶相互作用。掩模的生产在技术上要求很高,因为X射线束无法通过传统透镜聚焦。在LIGA程序的范围内,X射线光刻技术可用于生成具有高纵横比的三维结构,以用于微系统技术。

正在查看 1 个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

搜索版块

近期话题

  • CD与分辨率
  • 前烘
  • 石墨烯光刻后光刻胶怎么除去?
  • HD4100 PI 负性光刻胶 残胶
  • 光刻胶与曝光

近期回复

  • HD4100 PI 负性光刻胶 残胶
  • 关于负性光刻胶
  • 前烘
  • AZ5214光刻胶能耐200度温度吗
  • 光刻胶的厚度和胶下的电极厚度?
  • 最热话题
  • 没有回复的话题

近期文章

  • 电子束光刻机的分类、现状及发展
  • 纳米压印光刻技术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兴起
  • 新型原子级光滑硅金字塔表现出非同寻常的磁性特征
  • 石墨烯基混合材料可实现不可见光的高效光转换
  • 研究人员使用基于金刚石的量子系统来控制纳米金刚石

近期评论

  • 管理员发表在《去胶 – Removal》
  • p发表在《去胶 – Removal》
  • 管理员发表在《利用LIFT-OFF工艺制作金属电极》
  • 陈发表在《利用LIFT-OFF工艺制作金属电极》
  • 管理员发表在《利用LIFT-OFF工艺制作金属电极》

关于我们

Litho+ wiki是一个非盈利网站,主要用于分享光刻及使用光刻胶的基本知识,我们致力于汇集光刻技术及光刻胶使用方面的专业信息,帮助从事相关行业的老师及技术人员能够简单、快速获取相关内容,并为大家创建一个可以分享交流的平台。

我们欢迎更多光刻从业者加入我们,丰富我们的内容,为更多的用户带来新颖的技术手段和使用心得。

您可通过发送邮件到prlibteam@163.com与我们联系,并给我提出您的建议和意见!

标签云

3D微纳结构 lift-off LIGA lor PMMA t-gate undercut 充电效应 光引发剂 再吸水 分辨率 刻蚀 剂量 剥离 匀胶 厚胶 去胶 去胶机 图形反转胶 坚膜 增附 对比度 导电胶 干涉光刻 底切 打底胶 无污染 束斑 束流 正胶 气泡 灰度光刻 灵敏度 热回流 电子束光刻 电子束光刻胶 粘度 纳米压印 绝缘衬底 蒸发镀膜 负胶 选择比 食人鱼液 高分辨率 高灵敏度

Support子站

您可以通过我们Support子站免费获得以下服务:1.寻找光刻胶产品技术资料,安全信息,应用报告;2.提交您在光刻过程中遇到的工艺问题;3.分享您在光刻工作中的心得和富有创意性的成果!

欢迎您登陆我们的sup.prlib.cn,并给我们提出您宝贵的建议!

SUPPORT
 © 2020版权所有 prlib & litho+wiki 粤ICP备20030389号,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ALLRESIST | MICROCHEMICALS | MICRORESIST | MICROCHEM | Showa-denko | ZEON | ScienceDaily | AZOnano | AZOmaterials | Semiengineering | i-Micronews | MEMSnet | BYU-cleanroom | CMi-EPFL | UCSB-nanofab | 中文网站:AR_CN